《長江日報》6月6日訊,“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5月30日,華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吐露這一“驚人之語”,引發巨大反響。在國家領導人、兩院院士齊聚一堂的場合,任正非不說空話,不夸成績,而是攤開內心,表達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和思考。
近年來,華為已日益成為中國企業的標桿,聲譽日隆,任正非所說的“迷茫”,初聽驚人,細品發人深省。在任正非看來,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同時,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數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尚未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
而對于人類社會來說,未來二三十年,將演變成智能社會,不是以一般勞動力為中心,沒有文化不能駕馭。若這個時期同時發生資本大規模雇傭“智能機器人”,兩極分化會更嚴重。這時,有可能西方制造業重回低成本,產業將轉移回西方,中國將空心化。
打破這一困境,走出前途茫茫,任正非給出的藥方是:大機會時代,一定要有戰略耐性,堅持科技創新,追求重大創新;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上周五,武漢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提出武漢要加快建設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展示出武漢市在創新領域的非凡關注和決心。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有強大創新力、引領力的企業將有力改變城市未來,正如華為、騰訊之于深圳,阿里巴巴之于杭州。作為武漢戰略新興產業的代表企業,長飛、武漢新芯、武漢華星光電、人福醫藥在創新帶動上,更具責任感和迫切感。
昨日,這些在武漢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企業的負責人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給出了他們對這個創新發展大時代中,個人、企業、城市、國家如何肩負責任做出貢獻的思考答案。
長飛公司總裁莊丹:爭先做龍頭,壯大為龍頭
“國家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武漢要建設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身處這個大時代,鼓舞人心。”昨日,還在海外出差的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莊丹接受了長江日報記者連線采訪。
企業競爭力在于提供優質產品、技術
莊丹介紹,長飛歷經28年發展,走了一條典型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道路,現正步入技術輸出階段,朝“全球第一、行業領袖”的目標奮進。預計今年內,長飛能實現預制棒、光纖、光纜全產業鏈產品銷量全球第一。
習總書記在全國“科技三會”上的重要講話,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號角。“2013年7月21日,總書記到長飛視察時就提出期許,要進一步加大研發和科技創新的力度,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長飛確實是這么做的。”莊丹說,長飛作為成立較早的中外合資企業,在多年發展中,逐步擺脫國外技術控制,多年堅持在研發上進行長期、大量投入,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保持著全球行業內研發投入的較高水平。
如今長飛已經占據了我國光纖光纜行業的龍頭地位,實現預制棒、光纖、光纜均銷量全球第一的目標近在咫尺。但莊丹表示,“全球第一”只是量的突破,“行業領袖”才是質的飛躍。
“企業的競爭力在于提供優質的產品、技術和服務,本質上都是立足技術創新。”莊丹透露,公司制定了“全產業鏈運營”、“多工藝路線”、“國際化”等路徑,核心就是一個,專注光纖光纜行業深耕,進行各種融合性、前瞻性的創新探索。
去年,在美國OFC會議(國際光纖通信會議)期間,長飛面向全球正式發布了包括超低損耗大有效面積光纖在內的兩款光纖新產品。超低損耗大有效面積光纖就是融合光纖預制棒的不同生產技術路線的優點研制而成,可以滿足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的下一代通信傳輸網絡需求,適用于陸地長距離傳輸和海底光纜鋪設。“如果我們固守單一工藝路線,不勇于突破,就無法做出這樣的融合創新。”莊丹說。
科技創新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
正是因為在科技創新、研發上的持續投入,長飛在全球光纖光纜市場穩步增長的大背景下,挑戰國際巨頭康寧,成為領跑者,也是水到渠成的過程。莊丹說,國家持續推進“三網融合”、“寬帶中國”以及“互聯網+”,以長飛為代表的中國光纖光纜企業進入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過去五年來,中國光纖光纜企業不斷壯大,迅速崛起,實際上擠壓了歐美行業巨頭的市場和技術空間。”
“科技創新需要堅持和專注,要持續不斷地投入。”莊丹說,這種投入,不光是財務資源的傾斜,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投入、組織機構的保障,“長飛從制度上給予研發人員足夠的激情和自豪感,盡量減少對研發工作的短期考核指標。”
在長飛最新的五年戰略規劃中,特地加入了“引領中國光纖光纜行業”的遠景描述,莊丹說,對于武漢而言,如果每個細分行業都有企業爭做龍頭,并能在良好的城市環境中壯大發展為龍頭,城市自然興盛,成為“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自然可期。
摘選自《長江日報》2016年6月6日頭版(記者肖娟 通訊員柳青)